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俄乌战争打了近两年,不得不佩服毛主席57年对苏联的建议,普京学到了。

1957年11月,毛主席在访苏期间,与朱可夫元帅以及赫鲁晓夫都曾经谈及,如何防御西方阵营突然发动侵略战争的问题。

朱可夫和赫鲁晓夫都认为,一旦遭遇侵略便要立即还击。

但是毛主席却建议他们:积极防御,后发制人。

没有必要立即还击,可以节节抵抗,梯次撤退保存有生力量,甚至可以退到中俄边境的乌拉尔山再发起反攻。

对于毛主席的建议,朱可夫和赫鲁晓夫都甚为不解。

看到一些网文把毛主席的建议和目前的俄乌冲突联系起来,其普遍的观点认为:

毛主席的高明建议是基于苏军的后勤保障薄弱,而普京则无视这一弱点,发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的行为过于鲁莽,以至于目前进退两难。

苏军的后勤保障真的薄弱,真的缺吃少穿,弹药匮乏吗?

毛主席的高明建议,究竟是基于什么提出来的?普京在俄乌冲突中真的过于鲁莽吗?俄罗斯目前真的进退两难吗?

后事之师

毋庸置疑,毛主席所提出的建议确实非常高明,但却并不是因为苏军的后勤保障薄弱而提出的。

所谓军队的后勤保障,无非就是两大类问题:

一是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;一是作战的装备补给问题。
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水平:

俄罗斯的可耕地面积接近其国土的13%,超过百万余公里。而且大部分皆为黑色土壤,可谓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。

二战之后,苏联政府一方面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路线,一方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,使得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。

进入21世纪以后,俄罗斯的农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。尤其是近几年,其粮食年产量均超过亿吨。农业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比重不断扩大。

由此可见,无论是从前的苏军,还是今天的俄军,都不存在缺乏粮食供应的问题。

其次,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军工发展水平:

苏联时期的军工水平,我们其实不用多说了。在苏联解体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军工产业,都成为了俄罗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。

那么,俄罗斯当前的军工发展水平又是怎样的呢?根据两天前的最新消息显示,俄罗斯军工复合体的规模已经全面扩大,武器弹药的生产能力与日俱增。

俄罗斯政府更是对相关的军工企业予以大量的扶持和补贴,目前俄罗斯军工的实际产能,一个月要比战前一年还多。

由此可见,关于俄罗斯弹药匮乏的说法,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。综合看来,俄罗斯根本就不存在后勤保障薄弱的问题。

那么,毛主席的建议究竟是基于什么而提出来的呢?

其中包含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。

所谓天时,就是指苏联的冬天气候特别寒冷;

所谓地利,就是指苏联国土面积广大,有着极大的战略防御纵深;

所谓人和,就是指一旦苏军退到乌拉尔山脉,中国军队可以施以援手。

为什么说毛主席的建议高明?就是因为他的建议是经过了充分而又严谨的思考之后才提出来的,其中蕴藏着极为高深的战略智慧。

苏联的天时地利,曾令无数强敌心惊胆寒,折戟沉沙。

骁勇如拿破仑,嚣张如希特勒,无一不在苏联的天时地利之下,最终都输得一败涂地,声名尽丧。

尤其是在二战苏德战争期间,希德勒的闪电战术曾经一度打得苏军措手不及。可是苏联广阔的防御纵深,使得苏军拥有了节节抵抗的战机,同时也使德军的锋芒磨灭殆尽。

到了莫斯科保卫战之时,零下40多度的寒冷天气,使得德军成为了强弩之末,而苏联也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。

正所谓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

毛主席正是通过这些战例,才建议苏军应该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方面的巨大优势,一旦遭遇强敌侵略,战略上主动撤退既能够衰竭敌人的锐气,又能够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。

至于人和,毛主席的考虑就更为深邃了。

二战后的苏联,其军事实力足以问鼎当世。

敢于侵略苏联的只能是美国,而且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: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Top